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由此可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以有力支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稳定和绿色低碳发展,对能源领域未来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安排。
为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5月26日上午,我校能源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研讨会,会议旨在聚焦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深刻认识新能源产业链群的重要性,找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的难点和要点,积极构筑发展新质生产力顶层设计和战略堡垒,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夯实基础。校党委书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来兴平,能源学院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采矿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等约6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能源学院副院长朱明主持。
研讨会上,来兴平教授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建设作了题为《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主题报告,报告阐述了我国能源转型的背景和发展思路以及能源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新型储能系统的内涵与特征,聚焦新质生产力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现状,提出新形势下西安科技大学应围绕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矿区生态保护与风光电一体化融合和煤炭能源经济管理等领域推进学科交叉,重点构建能源与矿业学科群、煤炭绿色开发与环境保护学科群,推进“能源+”学科融合发展。
刘浪教授在《“双碳”目标下赋煤区新能源开发-未来煤矿转型升级新路径》报告中提出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遵循,列举了煤矿区太阳、风能、地热能开发潜力与模式,分析了矿区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地热能利用案例,总结了煤矿区多能源互补与能源管理以及煤矿区空区储能路径与典型方式,提出了矿区全生命周期能源发展思路是由煤矿区向区域性能源生产基地转变,为煤炭转型升级提供新方向。
朱明副教授在《熔盐储能技术开启长时储能新篇》中提出熔盐储热技术是一种显热储热技术,是利用材料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的温差而实现热能存储。它具有温度极高、能量密度高、能量品质高的特点,根据不同储能温度和成本需求选择不同的储能熔盐,是目前大规模中高温储热技术的首选。可广泛应用于光热发电、清洁供热、综合能源服务、火电厂改造等领域,是一种可“电”可“热”的长时储能技术。
张楠副教授在《地下储能实验室建设及相关进展汇报》中提出了双碳目标下发展新型储能技术的必要性,并列举了深部盐穴、采空区、废弃矿井、人工硐室等深部地下储能空间的特点和储能方式,详细介绍了能源学院针对双碳目标、地下新型储能等热点问题,建设的可服务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岩土工程等多专业的实验平台以及取得的相关成果。
许涛副教授从《富油煤与生物质绿色低碳转化》中创新了富油煤热解新方式,用多组实验数据表明经过低温冷冻预处理能有效提升富油煤热解油产率,得出在低温冷冻条件下,热量更易在富油煤内部传播与储存,有利于热解反应的结论。
吕超讲师在《水合物法 CO2地质封存概况及其相变特性研究》中分析了气体水合物组成与结构,提出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CCS)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气候变化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并深入浅出的讲解了CCUS基本概况,以水合物视角阐明了CO2水合物法封存的潜在意义及价值,并就多孔介质中水合物动态分布特征、饱和度演化以及水合物生成期间多孔介质中水分迁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发展CCUS提供了新视角。
贾奇峰讲师在《煤矿采空区 CO2地质-矿化协同封存机制研究》中详细阐述了CO2封存地质选区、CO2矿化材料制备、CO2地质-矿化协同封存机理,得出煤矿采空区封存CO2需要考虑地层、构造、水文条件及岩石等因素,不同地质-矿化条件下的协同封存性能存在较大较大差异的结论。
博士研究生方贤威在《新能源的搬运工-氢气储能现状与应用》中从我国能源绿色转型路径、大规模储能技术、我国氢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与应用等5部分详细讲解了碳中和目标的底层逻辑、当前我国能源体系发展的两大重任、我国氢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现状,让我们认识到氢能作为新一轮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
硕士研究生周博《“智安管运”-“双碳”背景下煤炭管道高效安全运输关键技术》中提出了煤炭管道运输非常规水深度处理,多元信息实时在线监测、管道输煤火灾风险动态感知与智能预警系统软件等6项高效安全运输核心技术,解决了管道输煤存在的耗水量大、沉降堵管、管道监测及管理困难四大痛点,扭转了煤炭运输高能耗、高风险、高污染格局,推动了煤炭行业经济绿色高效发展。
本科生郭宇阳在《“双碳”背景下智能化赋能煤炭传统行业转型路径》中分析了“双碳”背景下智能化发展现状,根据深层访谈、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调研方法找出传统煤矿智能化转型存在的阻力,提出健全企业多方位政策保障机制、打造人才分级培养机制、健全多元化技术体系、打造更全面产业链保障体系四项对策建议以助力煤矿提质升级,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打破了“专家台上侃侃谈,学生台下默默听”的传统讲座模式,采用“师生同台、共同研讨”的方式,紧扣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聚焦当前能源行业结构转型多元发展趋势,以致力于未来能源发展建设,促进不同专业学生深度交流,以研促教,共同成长为目标,助力学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来源:西部富油煤微信公众号